小学必背古诗望天门山拼音版
译文
长江如同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滔滔东流到这里,又盘旋向北流去。
两岸青山相互对立美景难定胜败,一只划子从太阳升起的处所悠悠驶来。
注释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立,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中止:江水从中央隔绝两山。
楚江:即长江。由于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以是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反转展转。指这一段江水因为阵势险要偏向有所转变,并加倍汹涌。
两岸青山:分离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凸起,呈现。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眺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创作配景
《望天门山》是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李白初出巴蜀搭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首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神仙”,唐代巨大的浪漫主义墨客,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墨客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年夜李杜”。据《新唐书》记录,李白为兴圣天子(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年夜方,爱喝酒作诗,喜结交。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惟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