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资讯正文

针药并用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医案一则

2024-09-29 次浏览


导读: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病院主任医师王少军采纳针刺结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原发性SS,不良反响较少,且在改善临床症状、低落复发率及改善远期预后等方面有其奇特的上风。


针药并用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医案一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图 拍摄:陈皮

干燥综合征(SS)临床表示主要为眼睛、鼻、口腔、舌、咽、喉、阴道等部位呈现干燥症状。有些患者还可呈现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或进一步伴有皮肤、肌肉、肾、肺、消化体系等多体系侵害的症状。

SS的发病机制尚未被充足相识,但今朝以为B细胞活化,免疫复合物形成和自身抗体的发生在此中起到了紧张作用。对付病情进展敏捷者,可合用免疫克制剂。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病院主任医师王少军采纳针刺结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原发性SS,不良反响较少,且在改善临床症状、低落复发率及改善远期预后等方面有其奇特的上风。

王少军指出阴液吃亏为燥证之标,表示为眼、鼻、口、舌干燥;正气不敷乃致病之本,表示为呈现自身抗体,好比抗SSA、SSB抗体阳性等。故治疗时用针刺外治以“通经络、调气血、改善脏腑功效”,用中药内治以“调脏腑、补气血、疏浚经络”,内、外协同治疗,共奏扶正祛邪、滋阴润燥之效。


张某,男,75岁,2022年7月16日初诊。患者于2021年8月始,无显著诱因呈现眼睛痒,眼干涩,鼻干,口干、舌干、咽干,伴有双下肢发沉、膝枢纽关头冷痛、四肢举动发凉等,夜尿多。

于2021年8月在本地病院诊断为SS,曾口服雷公藤多苷片、环戊硫酮片等,干燥症状有必定改善,但服药后,自发肝区不适。现口干,饮水不克不及缓解,目干涩,无泪水排泄,遇风或干燥天气尤其干燥难忍,影响外出运动,小便频数。既往有肝硬化史。舌红苔薄少津,脉沉细。诊断为(肝肾不敷型)燥证(西医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针刺选穴中脘、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肾俞、命门为主穴,局部配以睛明、金津、玉液、牵正等穴位。

针刺伎俩中脘、足三里、三阴交等穴,直刺0.5~1.5寸。睛明、金津、玉液、牵正,斜刺0.3~1寸。

患者针刺治疗2周后二诊:自发眼部症状改善显著,眼部干涩显著减轻,有泪水排泄,可视物,但看书报电视后,仍觉眼睛干涩,晨起眼角排泄物较多;口干症状改善,但舌干、咽干仍较显著,时有下肢枢纽关头冷痛、四肢举动发凉。针对病人膝枢纽关头痛,取表里膝眼、鹤顶,刺入0.5~1寸,行平补平泻法;原针刺处方中,廉泉穴、聚泉穴可与金津玉液瓜代使用,别的穴位同前,继续针刺治疗,2次/周,共同中药口服。

该患下肢枢纽关头冷痛、四肢举动发凉,患者证属少阴阳虚,急当温阳。方用:附子6g,干姜12g,炙甘草15g,茯苓15g,密蒙花6g,夏枯草10g,菊花6g,桔梗10g,麦冬15g,山药15g,葛根15g。水煎服,逐日1剂,2次/日口服,200ml/次。

针药并用治疗2周后三诊:眼、鼻、口、舌、咽干症状在改善中,眼角排泄物显著削减,四肢举动发凉、双膝枢纽关头冷痛症状显著改善。针刺取穴同二诊处方,中药汤剂二诊处方加党参15g,白芍10g,茯苓15g,以补气、滋阴、健脾,加强机体免疫力。

针药并用治疗2周后四诊:病情缓解且稳固,纵然遇风或干燥天气也无显著不适,根本能看电视、书报。咽干、舌干、口干症状显著改善,双膝枢纽关头冷痛症状根本消散。

按肾主水,人体水液代谢总归于肾阳的气化作用。若肾阳亏虚,水液得不到阳气蒸腾汽化,则见干燥。该患联合病史、症状体征及舌脉,病人年过七旬,肾精渐亏,小便频数,舌红苔薄少津,脉沉细,为肝肾不敷,阴津亏虚之象。

采纳针刺局部及辨证取穴相联合,刺激唾液、泪液排泄量增长,从而缓解干燥之不适感。此中牵正穴为经外奇穴,与腮腺、下颌下腺的剖解地位相合,经由过程针刺牵正穴可增长涎腺的血流量,刺激涎腺排泄唾液,缓解口干症状。

金津、玉液居于舌下两脉之处,临近舌下腺,针之可调节舌下腺排泄。睛明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交会穴,主目远视不明、眼干涩羞明、甚则眼球枯萎失明。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足三阴经交会穴。此穴可联结足三阴经气血,归属脾经,脾开窍于口,针刺可滋阴通络除燥。

脾俞、肾俞为足太阳膀胱背俞穴;命门为督脉之穴,督脉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针刺三者可有温补脾肾阳气作用。共同以温肾健脾、润肺明目标中药以治其本,方中附子辛甘年夜热,归心、肾、脾经,温一身之阳,能温肾阳、壮命火,如釜底之薪柴,蒸真阴化津上达。

干姜辛热,具有温阳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之效。方中附子得干姜温阳气、制津液、治干渴为君。茯苓补气健脾利湿,密蒙花、夏枯草、菊花清肝明目为臣。

麦冬甘寒养阴,与桔梗相配,可生精以止渴,以制附子、干姜年夜辛年夜热灼津之弊,山药甘平,入脾肺肾三经,具有益气养阴之功,山药、麦冬齐为佐药。

葛根可载津上呈,且葛根能生津止渴,炙甘草补脾益气、缓急解毒、折衷诸药,二者共为使药。本方以温阳益气为主,尚配伍少量养阴之品。各药配伍标本统筹,阴阳折衷,共奏温肾健脾、润肺明目之效。(张娇娇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病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办法请在医师指示下使用。)


| 每 | 日 | 本 | 草 |


薏苡仁

味甘,气微寒。无毒。八月采实,采根无时。主筋急拘挛,弗成屈伸,风湿痹。下气,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消水肿。令人能食,久服轻身益气。其根下三虫。此药力势懈弛,凡用须倍于他药。


同伙,愿您康健、温和、喜悦。

I 版权声明

本文起源"大众中国中医药报5版"大众,作者/张娇娇 ,版权归权力人所有。

编纂|陈皮 视觉|花椒

紫苏|18018790602 (微信同号)


针刺症状改善
视频号如何赚钱。短剧搬运教程0粉可做 适合配图发的小众简短句子
相关内容